连云港市儿童发展规划2016年度监测统计报告
发布时间:2017-09-08 10:54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阅读次数: 字号:【

“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港城上空飘荡着儿童欢快的歌声。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关心儿童事业、关注儿童成长、为儿童营造健康快乐的社会生活环境在港城形成良好氛围。2016年是落实《连云港市儿童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开局之年,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下,《规划》监测各项指标取得较为可喜的成果,儿童健康快乐的社会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儿童事业不断有新的发展和新的保障。

一、童声唱港城,“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一唱港城发展好。港城的持续发展,为地区儿童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2016年地区GDP总量达到2376.48亿元,同比增长7.8%。人均GDP达到 52986元,较上年增加4578元,同比增长9.45%。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有明显提升,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53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3932元,分别比上年增加2125元、1154元。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文教娱乐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6.58%、18.34%,比上年分别提高0.28和0.14个百分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医疗卫生支出不断增加,对儿童事业发展的投入和保障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大,儿童幸福快乐指数进一步提升。

二唱医疗保健康。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投入,开展专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协作,形成市、县两级妇幼保健机构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纵向联合的新型妇幼健康联合体。到2016年底,政府举办、独立建制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健全率达到100%,建制乡镇(街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健康规范化门诊建成率达到50%,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到100%,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97.81%。不断加大妇幼保健管理和服务,新生儿、婴幼儿健康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2016年,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90%,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到98.71%。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婴幼儿的营养水平得到提高,幼儿疾病发生率明显下降。2016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9.59%,出生缺陷发生率只有2.25‰;6个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77.76%,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0.38%, 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0.64%,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2.43%。儿童死亡率维持在低水平,免疫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2016年,婴儿死亡率2.2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63‰;卡介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麻疹、乙肝、流脑、乙脑、甲肝等免疫接种均在99.5%以上。

三唱教育更普及。全社会更加注重儿童基础教育,积极推进儿童“全素质教育”,以正能量育人,提高国民素质基础,从儿童抓起。地区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2016年,完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80.19亿元。重视学前育机构建设,学前教育不断完善。到2016年底,城市公办幼儿园数、农村公办幼儿园数分别为52个、362个,分别比上年增加7个、14个;全市省级优质幼儿园比例达到69%,在园幼儿数23.9万人,比上年增加1.4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1%。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改进、办学教学行为不断规范;职业教育支持政策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改革逐步深化,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到2016年底,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小学阶段巩固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初中三年巩固率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8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7.35%,6岁以上、15岁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8.9年、9.39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60680人,比上年增加26354人,增幅达到76.78%,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达到42%,比上年提高2.13个百分点。残疾儿童弱势儿童教育得到保障。初中阶段适龄流动儿童、适龄残疾儿童分别达到100%、95.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适龄流动儿童、适龄残疾儿童分别达到99.91%、99.83%。更加注重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儿童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到2016年底,城镇社区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行政村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比例分别达到93.52%、83.6%,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儿童家长年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率达到100%,各级绿色学校建成率达到82%。

四唱文化更“营养”。积极推动健康文化、绿色文化发展,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为儿童提供积极向上的文化“营养”。2016年,全市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面向全社会少年儿童免费开放,全年组织未成年人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分别达到7万人次、16.8万人次。儿童文化产品更为丰富。儿童图书出版物9万册,儿童音像制品5万张,公共图书馆少儿文献70万册;少儿广播节目播出时间、少儿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动画电视节目播出时间比上年均有明显的增加。加强全市歌舞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出版物等市场以及地方性网站进行定期清查,有效净化了社会文化氛围,确保儿童合法文化权益。

五唱法律护成长。坚决打击对儿童的不法侵害行为,斩断伸向儿童的罪恶黑手,用法律保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加强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模式。到2016年底,中小学配备法制副校长(辅导员)比例达100%。积极开展对儿童的法律援助,儿童的司法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2016年,得到法律机构援助的未成年人数688人,对符合条件的儿童依法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比例达到100%。坚决打击对儿童的犯罪行为,儿童安全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2016年,破获拐卖儿童案件数1起,伤害儿童人身安全案件查处率达到100%,未成年罪犯占刑事罪犯的比例7.19%,比上年下降1.44个百分点。

六唱环境如画美。2016年,连云港市以“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为抓手,各级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不断加大对环境的治理投入;结合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规范人们的文明行为,儿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到2016年底,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37%;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重达到76.5%,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城市污水处理率86.56%,比上年提高2.12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达到46.4%;安全饮水普及率96%,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79%。随着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面向儿童、服务儿童的社会事业不断加强,儿童身心健康得到进一步保障。2016年,儿童药品检验合格率、儿童玩具抽查合格率、儿童娱乐设施抽查批次合格率均达到100%;儿童用品抽查合格率达到95.6%,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儿童食品抽查批次合格率达到99.5%,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

七唱福利有保障。儿童福利服务机构不断健全,关爱儿童的服务网络体系逐步完善,弱势儿童、残疾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同享一片蓝天、共享发展成果。到2016年底,全市共有儿童福利机构4个;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5个,城市街面未成年人流浪发现救助保护率达到100%;每个乡镇(街道)配备专兼职儿童社会工作者为1人;基层组织中持有证书的专业社会工作者396人,比上年增加160人;社区服务中心(站)1417个。2016年,孤儿家庭收养12人;开展残疾儿童康复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26个,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人数1704人,比上年增加99人;到2016年底,农村留守儿童数34025人,均采取就地就近方式与“五老”开展结对关爱活动。

二、童心期盼,“港城明天更美好” 

一盼重视公共安全,能有效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和未来,重视并保护儿童安全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发生在家庭、学校以及户外等公共场所,产生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等情况时有发生,交通、溺水、火灾、坠落、触电以及食物中毒等事故较为突出。随着社会发展,儿童安全问题出现一些新情况,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以及巨大心理压力带来的精神安全等问题有所发生,有些还涉及毒品、性犯罪等方面的问题,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不良社会环境还没有得到有效净化,一些成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败坏社会风气,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宣扬暴力、色情、金钱、权力的一些影视作品还没有得到有效清理;对儿童严格控制和严谨开放的场所,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也没有能够控制儿童进入;有的利用残疾和流浪儿童乞讨骗取同情,有的利用童工进行企业生产降低劳动力成本。

二盼合理资源配置,能有效保证儿童更公平受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本地区不断加大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儿童教育均衡化发展得到不断改善。但区域间、城乡间教育设施设备、教学力量、师资分配还存在不合理、不均衡问题,儿童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儿童益智教育、文化娱乐、体育设施还没有普惠于全体儿童;户口本、房产证制约了儿童受教育机会的选择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还没有达到有机的统一;幼儿园内教育资源还不够优化,幼儿的活动空间还没有拓展,教育活动还不够丰富。

三盼完善救助机制,能有效保证弱势儿童更幸福。在社会结构转型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孤儿、流浪儿童、大病儿童、残疾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问题显现,这类特殊的儿童需要社会更多关心关爱,需要完善的社会救助机制保证弱势儿童快乐幸福的成长。流动儿童权利保护、卫生保健、义务教育等机制还不够完善;孤残、流浪儿童受到社会歧视,教育、医疗和其他社会服务得不到有效保障,有的流浪儿童被成人利用获取不法利益,他们的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农村“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监护不力,处于“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三缺”困境,有的儿童存在着道德滑坡、学习较差、性格叛逆、心理障碍、价值扭曲,这些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重视。  

三、让童心放飞,让童声更响亮

一是关注儿童公共安全,让孩子远离伤害。加强公共安全教育训练,家庭、社会、学校共面承担安全教育训练责任,共同构建系统的儿童安全教育和保护体系;政府要积极支持学校和社会组织开展各类儿童安全教育训练活动,学校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以专门的或渗透的形式进行有关交通安全、防火防水、应对自然灾害以及紧急情况下自护、自助和救护他人的知识教学训练。加强公共安全设施管理,防止给儿童带来伤害。公共文化、娱乐、休闲、体育设施设备要针对儿童特点进行人性化设计,对涉水、火、电、腐蚀、辐射等危险源要设警示标志、专人管理,防止给儿童带来伤害;以儿童的视角设计和生产安全的儿童产品用品,确保儿童使用过程的安全。净化网络空间,为儿童提供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重视儿童主流价值取向的培养,发挥社会先进文化的积极引导作用,培养儿童的健康独立人格。杜绝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不良影视作品、音像制品、图书等流入社会。

二是优化教育资源,让孩子平等受教育。促进本地区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均衡配置,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通过城市对农村、强校对弱校的“经验传输、文化共建、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等形式,促进城乡学校和城镇强弱学校的均衡协调发展。加大优质、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力度,明确公办园建设任务和省优质园创建目标;加强幼儿园内涵建设,抓好幼儿园教师网络培训,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鼓励就近就地入学,消除户口本、房产证对入学条件的限制,增强儿童入学的选择权,保证儿童公平的受教育。

三是关爱弱势儿童,让孩子笑容更灿烂。体恤关爱弱势儿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福利体系,形成儿童救助制度的专项化、流程化、长效化、社会化;建立和完善儿童救助自愿者队伍,为弱势儿童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救助、医疗救助、心理救助、法律援助;积极探索社会、学校、家庭、社区、自愿者队伍、儿童福利机构相结合的弱势儿童救助机制,让弱势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挖掘他们的潜能,树立自信,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特点,建立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社会网络;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全面掌握留守流动儿童信息动态,针对性开展关爱活动,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文化产品展演、文体展示等活动,为留守流动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